室内知识上海全民健身报告发布经常参与锻炼人数比例达501%196体育
栏目:196新闻 发布时间:2023-06-30 10:37:37

  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47.83万㎡,各区共完成健身设施重点项目1949个,上海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.51㎡,较2021年人均2.44㎡增加了0.07㎡......

  6月29日,《202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》(下称:《报告》)发布会举行。

  《报告》从“健身设施”、“健身组织”、“健身活动”、“健身指导”、“体质健康”以及“市民参与”六个单项指数给出参考标准。六个单项指数中,共包含6个一级指标、16个二级指标以及53个三级指标。

  数据的变化,蕴藏着过去一年上海体育氛围的改变——场地越来越多,运动形式越来越丰富,热爱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。

  发展全民健身,提供充足的体育运动场地是基础,这也是上海近年来一直持续不断在努力的方面室内知识。

  《报告》显示,上海全民健身600指数总分为457.2,“体质健康”指数最高,“健身设施”指数最低。其中健身设施56.7,健身组织76.1,健身活动81.5,健身指导69.8,体质健康90.2,市民参与82.9。

  显然,对于上海这样一座“寸土寸金”的城市来说,健身设施的普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。

  不过根据《报告》给出的数据,——上海市2022年新增体育场地面积为147.83万㎡,各区共完成健身设施重点项目1949个。

  其中包括:都市运动中心12个、社区市民健身中心10个、市民健身驿站32个、长者运动健康之家54个、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319个、市民健身步道147条196体育、市民多功能运动场144片、社会足球场(含社区足球场)20个、体育公园3个、大居体育设施3个、羽毛球场186 片,以及其他区级项目19个。

  根据此前的《报告》显示,2020年上海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仅为759399平方米,而2022年的新增体育场地面积,近乎是2020年的两倍。

  截至2022年底,上海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.51㎡,196体育较2021年人均2.44㎡增加了0.07㎡,这也是上海市连续三年迎来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的增长。

  数据显示,196体育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主要包括社区市民健身中心112个、街镇覆盖率为52.1%;市民健身步道(绿道)1963条、居村委覆盖率为30.6%;市民球场2874片、居村委覆盖率为44.9%;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8498个、平均每个居村委2.9个;社区体育设施完好率为96.7%。

  截至2022年底,全市共有在民政部门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1324个。体育健身团队72922个,其中社区健身团队54825个、学生体育社团18097个,每万人拥有体育健身组织30.0个,全市共有社区体育俱乐部数量160个,街镇覆盖率为74.4%。

  推动上海全民健身的发展,不光靠丰富的体育组织,社会体育指导员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  《报告》的数据显示,全市共有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62086名,占常住人口2.5‰。全市在信息化管理平台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27544人,平均年龄42岁。

  2022年,完成市级社区体育配送课程需求共7162场次。其中线万人次,线多万人次。

  此外,上海市组织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运动健康师培训,开展“体医交叉培训”。

  上海市16个区全部开展了“运动干预”项目,就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体质改善等进行运动干预,有效干预人数达4209人。

  2022年,上海市各级体育部门牵头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15013场,901万人次参与。

  场地更多,参与形式更丰富,热爱运动的人自然也在增多——在2022年的《报告》中,有一个相当亮眼的数据。

  2022年,上海市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50.1%,较2021年的49.0%增加1.1个百分点,这也是这份数据首次突破50%大关。

  其中,40周岁以下市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略有上升。而健步走、跑步和自行车是最受上海市民欢迎的锻炼项目。

  202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财政经费总投入达16.2亿元,其中人均日常工作经费为36.4元。

  第三方调查显示,上海市民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较高,为82.5分,市民健身素养得分为59.3分。

  上海体育大学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戴健表示,目前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呈现均等化、融合化和数字化的特点。

  戴健表示,未来的努力方向196体育,一是继续完善全民健身设施,二是提高市民的健身素养。

  “健身场地设施方面,我们接下来要围绕如何让市民更方便,满足市民多层次的健身需求。”

  “上海市民参与全民健身的意愿非常旺盛,但如何为我们市民提供方便可达的科学健身方法,提高科学健身素养,可能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