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8日,立秋,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15周年纪念日,当然也是每年的全民健身日。
作为一个从体育新闻编辑记者转型体育产业的从业者,有必要梳理一下自己亲身经历的感悟碎片。
或许是前戏的预热时间太久,或许是等待的仪式感过于隆重,总之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一天,我并没有在现场观看那漫天的烟火。
我和一帮体育记者,置身于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美国《体育画报》的高大阔气的工作间,就着精致的糕点,喝着不同口味的咖啡,看着电视里滚动的开幕式细节,周围不断发出难以想象的惊叹声,以及个别教练、运动员引起的骚动声,声声入耳。
彼时我已从老东家《体坛周报》离职,参与《体育画报》中文版的创刊工作之中。在这一天之前,我们策划过的活动不少:比如协调《体育画报》记者跨越两大洲,穿越团队的层层防火墙,只为了刘翔的10分钟采访和拍摄(是的,拍摄也压缩在这个时间段内);比如我们在赞助商李宁的帮助下,深入到封闭森严的国家跳水馆,拍摄了一组郭晶晶的唯美大片。在鲜花和三米板的掩映下,郭女神尽显浪漫和妩媚(顺便我们还协调官方摄影团队,为花样游泳姑娘拍摄了一组唯美的古装水下大片);比如我们派出几组记者,深入中国最偏远最贫瘠的乡村,深入到那些北京参赛运动员的家庭,记录下奥运会光环下的“八月的乡村”。
我和《体育画报》总部的综合编辑Brain一道,预测出了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数:中国将夺得49金、28银、25铜,美国以金、银、铜牌分别为45、44和32名列第二。这个预测,细化到了每个项目前三名的名字。为了准备做好这个技术活儿,Brain甚至飞到五大洲,跟踪哪怕一个冷门的自行车赛。其中最大的争执点,莫过于美国人认为刘翔将不敌罗伯斯。尽管我们在内部获取了一些信息,但在情感上还是很难想象这个事情的发生。(最终还是证明了美国人的毒辣,刨除掉那些场外因素的金牌,中美北京奥运会的最终金牌总数比是48比36枚。)
应该说,这是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叙事的两极:一方面是对金牌的迷恋,追逐196体育,一方面是对于金牌背后的艰辛,冷峻甚至沉重。金牌的确带来荣耀、拼搏、感动、勇敢,但调整一个向度时,我们又可以看到开销、负债、生计、贫穷这些现实,是跳水运动员何冲家庭生活在铁皮屋之下,是体操运动员江钰源在柳州只有空调的小房间,是无数搞铅球、弄举重、搞田径者,是这些生活在绿色田野上冠军家庭们唯一的希望,不二的生活机遇。
“为什么中国人的金牌是如此的迷恋,狂热,为什么第二名没有任何的笑脸,”美国同行们不经意地追问,“这是中国体育的全部吗?”
作为还算资深的体育媒体从业者,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无言以对。而这个追问,在国际奥委会主席美轮美奂的评价中,是那么的格格不入,就如同庆功宴席上的一记还魂汤,让人猝不及防。
2015年8月8日,这是北京奥运会之后的第7个全民健身日(2009年8月8日被明确作为全民健身日)。
俗话说“七年之痒”,但这不适合中国体育。因为此前颁布的“46号文”,已如同一声惊雷,惊动了沉睡的中国体育。
“46号文”刊发于2014年10月20日,全称是国务院以国发〔2014〕46号下发了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》。关于该文,各种官方和民间的解读甚多,但最重要的爆点有两个: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;它明确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。
应该说,对于机制仍然存在弊端的中国体育产业而言,它可以说是起到一剂强心针的作用。尤其是,文件明确提出“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,除奥运会、亚运会、世界杯足球赛外的其 他国内外各类体育赛事,各电视台可直接购买或转让”,更是让资本陷入癫狂的状态。中超80亿的版权,就这样被体奥动力的赵军拿走。
此时我已经入职央视《第五频道》杂志,因为兴趣关系,我在跟踪马拉松赛、龙舟赛等央视自制赛事之余,也开始留恋于一些体育产业的论坛和商务饭局。和投资人多了,也开始了一些关于体育产业的话术和切口,比如风口,产业逻辑,消费转型,市场改革,市场导向等。
我甚至自己也开始跃跃欲试。比如好友王丽萍的王者传奇跑团成立仪式,就在我闺女的母校北京小学举行,当时明星云集,媒体入流,端的是非常热闹;比如,我甚至将辞职作为自己的人生选项,有几个投资人甚至看好了我搞公众号。“只要你辞职,200万立即打到你的账户里,”知名投资人老范循循善诱。
当时,众多的体育从业者,都对体育产业风口,对全民体育充满了信心。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,未来房价的尽头,是股权等,成为激励我们一路向前的精神动力。体育如同一台疯狂的赛道,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你做不到。创业,一切皆有可能。
至于8月8日全民健身的真正践行户外知识,则被安放在某个角落。也不是全部放弃,比如我开始准备专业跑步装备,在社区、公园奔走,成为茫茫跑团中的一个分子。
因为疫情的原因,导致周围的体育产业哀鸿遍野。前不久参加了发改委的一个《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》研讨,这里提出的人均体育场面积、参加体育锻炼人口、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、新建居住区公共健身设施配置、青少年运动技能等多项量化指标让人耳目一新(2020年年底,我们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了2.2平方米,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超过了1.86名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.2%。)。
要重点提及的,是各个部委针对全民健身的并肩作战:国家体育总局提出“推动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多元化”要求;国家发改委提出“定期发布全民健身城市活力指数,向运动达标者颁发证书”;国家卫健委提出运动健康中的“运动处方”。
在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的背景下,人们对于全民健身,开始真正走向民间196体育,走向家庭,走上每个人的内心。全民健身,开始成为健康中国的新标签。
在成都的首届《中国体育生活大会》,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举行的。彼时我已离开了杂志,进入到国家外宣的体育活动支持系统。
本来定于8月8日召开的大会,因为疫情防控不得不一推再推——这可以理解,在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的当下,各种会务活动等也变得风雨飘扬。作为活动等总撰稿,我感觉大家对于体育的重视,就如同slogan——“美好生活,运动榜样”一样,成为人们的需求。
一方面,虽然消费被抑制,但体育消费却有逆生长趋势。人们通过居家运动、线上运动等方式参与锻炼,通过各种类型的达标标准,来反映参与体育的成就感。同时,很多城市、社区也在推动“体育消费券”政策,打造“体育消费季”,组织“社区运动会”等各种线上线下活动。
另一方面,我通过参与活动,开始接触那些真正参与体育的人们,并感觉到了震动。
我接触的运动个体中,有高考前17天走向拳击台到高考少年彭湖,在自家摊位上穿着围裙运球摔倒而爆火网络的贵州少年石念学,以及赤脚用足球将自己和小姐妹带出大凉山的彝族少女瓦渣么日各,还有从特种兵转型跑步推广赛道的千万跑步博主周玟杉,平均年龄60后、不顾世俗的傲慢和偏见组团走上冰球场的1979队,用球杆和洁白冰面完成一次亲密接触,用音乐瑜伽改良村民精神面貌的卢文震……他们是全民健身大军的分母,推动他们一路向前的,只是心底里对于体育的热爱。
一年后的今天,在全民健身计划不断破局的过程中,政策因素依旧发挥着最重要的引领作用,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。随着越来越多像中国移动这样具有高科技素养的企业投身其中,再加上刘畊宏等现象级健身达人的涌现,以及谷爱凌、徐梦桃等奥运冠军的积极响应,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并未因为疫情的影响而裹足不前,而是在逆境中完成了全新破局。
今年大赛密集,但大多和全民健身有了连接点。比如,刚刚落幕的世界大运会真正实现了以学生军为主体,让一天举行的全民健身日充满了青春、绿色、健康、共享的气质,比如,一个月将举办的杭州亚运会,则更加包容地将几乎所有场馆向市民开放,倡导全民参与,全民健身,全民健康的火热氛围。可以说,为新全民健身时代注入了鲜活的注脚。196体育196体育